首页

女王小刚全集

时间:2025-05-24 18:41:50 作者: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天鸿被开除党籍 浏览量:59008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

  发于2024.3.18总第113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它真的存在吗?

  在2400米厚的岩层下,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去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探访前,我阅读了大量文献,也研究了不同实验方法,从直接探测、间接探测,再到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亲自“制造”暗物质,试图在脑海中构建一个人类探索暗物质的完整坐标系,再在其中找到锦屏的锚点。但很快发现,真正吸引我的,并非不同研究路线和进展,而是它们共同的“失败”。

  100多年了,人类还没找到暗物质。21世纪初,美国物理学家聚到一起,讨论100年里物理学的头号难题,排名第一的就是暗物质,直到现在,它仍是物理学天空中最令人迷惑的一朵乌云。根据理论预测,暗物质可能分布的能区非常广,不同技术路线就像在千里防线上的不同位置发起进攻,但其实,所有这些进攻点加起来,也只占暗物质能区中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虽然国际上暗物质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同团队之间你追我赶,但如果寻找暗物质是一场长跑,人类距离终点可能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当一场漫长的追寻始终没有结果,且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巨额资金,科学家该怎么选择?是更进一步,还是调转船头?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流行起来的暗物质主流候选者WIMP粒子(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近年频遭质疑,继WIMP之后,轴子成了新的宠儿,这是一种比WIMP轻得多的粒子。而这两个理论背后,几百个暗物质理论已经如过眼云烟,科学也像时尚一样,总会有新的潮流。但上海交通大学Panda X实验组发言人刘江来对我说,坚持经典虽然“相对保守”,还是要在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因为WIMP模型背后是超对称的美,它非常简洁、优雅,如果说整个物理学是一个大的拼图,当一种理论能同时拼上拼图中的好几块,这不应该是造物主的一个巧合。

  还有人给暗物质研究泼冷水,大多数理论都假设暗物质和普通物质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但如果这种假设根本就是错的呢?刘江来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就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也只能做好这个时代的事。

  在我看来,科学史上,面临同样困难的案例有很多,但在暗物质故事中,有物理学最本质的美,不仅是世界结构的抽象之美,还有科学家作出选择的过程本身所迸发的美。科学没有无用功,有结果和没结果,在科学上其实都是有意义的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1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陕西靖边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发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从事演艺事业40多年,我愈加体会到,无论是站在舞台戏台还是通过荧屏银幕,演员面对的都是人民。没有对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的敬畏、对专业的赤诚,是演不出角色的真实感、走不进观众内心的。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是演员要走的正道与大道。

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上线

该书从政治体制、宗教、历史、文化、国民性等方面分析民心相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案例形式梳理了中美、中德、中印、中国与东盟、中澳、中非、中拉之间民心相通工作,并对大数据时代、后疫情时代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开展公共外交提出建议,是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又一力作。(完)

石泰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 抓好统战工作领域重要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和系统方案提供商,产品服务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中车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从“万国造”到“复兴号”、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飞跃,成为中国科技加速发展的生动缩影。

广西法检“两长”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

日本核心CPI升幅已连续23个月达到日本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日本央行本月19日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负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时隔17年首次加息。日本央行还取消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完)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8月2日,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等作为共同通信作者的《中药芪苈强心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

相关资讯
寒潮大雾大风沙尘暴四预警齐发 多条高速有道路结冰风险

高质量发展是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由以资源消耗、劳动力投入以及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提质增效、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的卡点瓶颈。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形成的生产力。之所以强调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必然是新质生产力,是因为新质生产力内含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突破技术“卡脖子”环节,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基于此,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